金价飙升再破纪录!这轮狂潮有何不同?分析师预警回调风暴!
2025.03.19

国际金价再创新高,市场反应热烈


F2A13CC5D2B58D89105767C506D85B33_w2202h1467.jpg


18日,国际金价再创收盘历史新高,纽商所交投最活跃的4月黄金期价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1.15%,收报3040.80美元/盎司。当日,黄金股纷纷大涨,黄金ETF表现同样强势。与此同时,国内沪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亦突破700元/克大关,刷新历史记录。受此影响,国内黄金市场迅速反应,品牌足金饰品价格一度飙升至每克910元,而深圳水贝市场的足金饰品金价也达到每克706元左右。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金价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并不意外,但来得比预想的还是要快。他们指出,由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加上全球货币政策较宽松的环境,在年初金价持续上涨后,对于市场而言,向上突破3000美元大关只是时间问题。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走出拉长的“N”型走势。业内分析认为,国际金价近期之所以重拾升势,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数据走软以及通胀数据降温,推升了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同时,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双双回落,进一步推高了黄金的估值。另一方面,美国的关税政策叠加美债信用风险短期难以化解,也使黄金的避险属性愈发凸显。


黄金加速上涨,逐步脱离美元“跷跷板”关系


u=7226197509632188605,4240404253073191283&fm=3008&app=3011&f=JPEG.jpg


近年来,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独特价值愈发凸显,其价格走势逐步脱离与美元的“跷跷板”关系。历史上,金价与美元走势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联系,从长远来看,它们始终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然而,如今黄金的“崛起”,正反映了美元信用走弱的现实。


世界黄金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全球实物黄金ETF大幅流入90余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这一市场的流入量高达68亿美元,为2020年7月以来的单月流入量之最,这显示出北美地区投资者正大量涌入黄金市场寻求避险。


此外,各国官方储备配置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一趋势性变化正逐渐影响黄金的定价机制。有专家指出,过去黄金的定价主要受到美元基本面因素的驱动,但如今,这些传统影响因素正在弱化。全球经济的分化、各国之间信任度的变化,使得居民和官方配置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成为金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另外,有分析师表示,短期来看,本周包括美联储、日本央行以及欧央行高管等都将发表讲话,叠加当前金价重临3000美元关口存在的部分获利了结需求,金价波动可能会增加。然而,中长期来看,央行购金具有持续性,叠加全球货币的泛滥,将继续支撑金价中枢上行,后续黄金市场可能仍偏强。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正在从“避险资产”升级为“新货币锚”,但投资者也需警惕COMEX库存高企引发的回调风险。若期货合约到期后跟风买盘撤离,金价可能面临大幅波动。因此,在投资黄金时,仍需保持谨慎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风险因素。


黄金中长期看涨但短期需谨慎,投资者需系好“安全带”


4cfa231b680942398370e8022dfaada6.jpeg


尽管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支撑黄金中长期看涨逻辑,但短期技术性超买与市场情绪过热或令金价面临回调压力,分析师警告投资者需注意追高风险。


多位受访分析师认为,推动黄金上涨的逻辑未发生变化,但对于进一步上行空间存在分歧。近期美元指数走弱、美股高位回调及美债收益率下行,均反映出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担忧。尽管美联储暂停降息,但其年内货币政策转向预期未改,若三季度开启降息周期,实际利率下行将直接利好金价。当前存在黄金长牛的逻辑,但金价已充分反映已知利好因素,未来需观察地缘冲突演变、美联储政策节奏及央行购金力度等变量。


面对今年内金价屡创新高,多位分析师对黄金短期操作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当前金价已现技术性超买信号,空仓投资者不宜盲目追涨,应等待回调后的入场时机,而持有低成本头寸者可继续趋势性持仓。同时,建议关注黄金资产的差异化配置机会,实物黄金适合作为长期抗通胀工具持有,而A股黄金板块因前期滞涨且近期出现异动,或存在补涨空间。此外,白银等关联品种工业属性更强,若欧美通胀再度升温可能催生补涨行情,但需以中长期视角布局。


在市场情绪狂热、金价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波动风险易被放大。投资者需系好“安全带”,严格执行止损纪律,秉持“先思败、再求胜”的风控理念。市场人士提示,在“无人知晓顶在何处”的氛围中,投资者更应理性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过度杠杆操作,以确保投资安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收起

扫一扫,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