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降息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双重催化下,投资者及全球多国央行纷纷抢滩黄金市场,掀起金价飙升浪潮。然而,金价高企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创造了辉煌,另一方面却遏制了消费热情。回顾2024年,中国黄金消费量遭遇寒流,同比下滑近一成。
走进深圳水贝黄金珠宝批发市场,映入眼帘的是每个展厅内那块块硕大的屏幕,屏幕上金价数字如心跳般跃动,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早先入手黄金的人暗自庆幸,而尚未出手的则陷入纠结,犹豫不决何时才是最佳入场时机。
自2024年春节以来,中国黄金消费市场便承受着高金价的压力,这一情况至今未见明显改观。据中国黄金协会1月2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去年全年中国黄金消费量降至985.31吨,同比下降近10%。
与此同时,2024年国际金价表现抢眼,全年创下40次新高,美元金价涨幅高达26%,一举打破2010年以来年度回报率最高纪录。在此背景下,黄金与比特币、美股并驾齐驱,跻身回报率前三的资产行列。
进入2025年1月,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持续攀升,并于1月22日盘中成功触及2750美元/盎司的重要关口。聚焦中国市场,1月2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645.46元/克,盘中更是一度突破648元/克,刷新历史记录。值得注意的是,黄金消费降温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金饰需求同比下降12%,总量为459吨。
然而,在高金价的另一端,是投资者们的热情高涨。随着金价不断攀升,投资者们纷纷涌入黄金市场,寻求红利。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黄金ETF总持仓和资产管理总规模(AUM)分别实现了49%和91%的大幅增长。
除了机构投资者,全球各国央行也是黄金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增持黄金44.17吨。截至2024年底,中国的黄金储备达到2279.57吨,再次刷新历史新高。市场分析认为,2024年,美国债务危机、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加剧了全球市场的避险情绪,导致机构投资者和各国央行纷纷增持黄金。同时,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的“资产荒”问题也为黄金市场的风起云涌提供了助力。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指出,金价高企背后,投资者需要更加关注宏观形势的挑战。他还提醒,相对于其他资产,黄金投资更偏向中长期,普通投资者应避免以投机心态对待黄金。
年末年初本是黄金销售的黄金时段,但今年的实体金店却迟迟未见回暖,直至蛇年春节前夕,才略显一丝复苏的迹象。
“2025年1月初,金价趋于平稳,加之春节临近,深圳水贝黄金市场的展厅内人头攒动,商家们纷纷加大备货量,以应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金需求,这一景象与2024年12月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王立新介绍道。
高金价对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这一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龙年春节后的中国市场。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金饰需求总量为373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
步入2025年,高金价态势得以延续。1月22日,现货市场上,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主力合约AU99.99收盘价达到643.48元/克,超越了2024年10月30日的636.75元/克,刷新了上市记录。同时,周大福等知名金店的足金饰品报价高达833元/克,同样创下新高。受此影响,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轻便款式。
金价攀升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在短期内尤为显著。此外,金饰需求还与经济周期及节假日紧密相关。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较上一年7.2%的增速有所放缓,部分原因便在于金价上涨抑制了消费。这一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金饰消费需求同比下降10%,至870吨,这一趋势在三季度持续,当季需求同比下降12%,至459吨。
2024年,高金价对全球主要黄金市场如中国、印度等均产生了影响,下半年尤为明显。在此背景下,金店面临严峻挑战。从产业链角度看,供应端矿山供给弹性有限,金价上涨虽能增加其利润,但需求端消费者热情受挫,同时金饰企业上游黄金供应成本上升,导致整个行业承压。金店扩张与收缩步伐与消费需求趋势紧密相连。作为非必需消费品,金饰易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前三季度,中国金饰消费同比下降约23%,金饰企业关店成为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关税的谨慎态度导致强势美元出现松动,黄金成功突破2725美元/盎司的关键点位,多头目标直指历史高点2790美元/盎司。国际金价有望冲击2835美元/盎司的新高。高盛预测,到2026年二季度,国际金价将涨至3000美元/盎司。金价走势方面,相较于需求端,供给端弹性较弱,因此需求端变化对金价影响更大。
展望黄金需求前景,虽然高价会抑制消费需求,但投资需求和央行购金趋势依然强劲,为金价提供支撑。欧美机构投资者及新兴市场央行对黄金投资至关重要。从投资角度看,黄金与美债利率密切相关。作为不生息资产,当美联储降息推动美债利率下行时,黄金相对于债券等生息资产的吸引力上升。
具体而言,投资者购买金条、金币、黄金ETF等行为均会推升金价,其中黄金ETF需求与金价走势的相关性高达90%左右。黄金ETF上涨往往预示着金价将有良好表现。
全球央行购金方面,世界黄金协会研究报告显示,长期来看,全球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购金的趋势将持续,旨在多元化外汇储备资产。目前,新兴市场央行外汇储备中黄金占比平均约为8%,而发达市场央行则为23%。为追求避险,“去美元化、去美债化”成为多国央行配置策略,进一步推升黄金需求。
对于投资者而言,未来投资黄金面临三大难题:决策难、下手难、持有难。这背后反映出投资者对黄金长期价值认识不足。过去30年间,黄金年均回报率高达8%,且波动率远小于股票等风险资产,更适合作为长线投资而非短期投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